近期,我国轮胎商场迎来前所未有的价格冲击。部分区域署理商报价显现,某些品牌的205/55R16规范轮胎批发价格已跌破百元大关,最低乃至触及两位数。这一现象不只击穿了职业价格底线,更在途径内引发恐慌性兜售库存,标志着我国轮胎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恶性价格战阶段。
据了解,2025年第一季度,轮胎价格环比下降10%,部分企业乃至“卖一条亏10元”,毛利率跌破8%的生死线。山东某署理商表明,其署理的贱价品牌因质量投诉导致库存亏本超百万。而某华北经销商则因压货30%被逼串货,终究拖垮价格体系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贱价品牌常随同“使命压货”“赊账圈套”,某经销商因给车队赊账300万后对方破产,本身资金链断裂,堕入运营窘境。
这轮价格战的导火线,与十年前的职业危机千篇一律:低端产能严峻超越规范、出口壁垒高筑、国内需求萎缩。2024年,国内近50家轮胎企业宣告扩产方案,新增半钢胎产能超2.6亿条,全钢胎产能1775万条,各类型轮胎估计年产能将超3.3亿条,进一步加重了产能过剩的局势。与此一起,欧盟对卡车胎征收最高271元/条的反倾销税,美国对东南亚基地的双反查询晋级,使得我国轮胎出口依存度超50%的脆弱性暴露无遗。
这一幕与2015年的职业危机惊人类似。当年,山东昊龙集团(应为山东德瑞宝轮胎有限公司,原文有误)为回笼资金,将185/60R14规范的出租车轮胎价格降至99元,终究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,负债高达47亿元,引发了我国轮胎职业第一轮关闭潮。永泰集团、奥戈瑞、恒宇集团等从前的职业巨子也纷繁倒下。
面临失控的价格战,署理商的生存空间被极度紧缩。专业的人主张,署理商应警觉“价格错觉”,远离贱价圈套,挑选“刚性控价”的品牌协作,并押注高端/差异化产品。一起,加强现金流办理,回绝赊账,缩短账期,与厂家商洽弹性使命制,防止“为冲量而压货”。
跌破百元的轮胎,不只是价格标尺,更是职业新一轮洗牌的催化剂。前史证明,盲目追逐贱价终将付出代价。在职业转折点,唯有据守价格纪律、专心价值发明的企业与途径商,才干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,并终究赢得商场。